中國陸海空三軍建立時間分別是什么時候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誕生于1927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于1949年4月23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誕生于1949年11月1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人民解放軍、解放軍,英文: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英文縮寫:PL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后留存的部隊中國工農革命軍,經過五次反圍剿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1949年合并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等部隊陸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事機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組織而成。
擴展資料: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成立火箭軍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戰略舉措,必將成為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載入人民軍隊史冊。
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是中國陸、海、空、火箭之后的第五大軍種。
百度百科——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的軍事力量
中國的軍事力量
中國軍事實力相當于美國的36%科技實力相當于美國的20%教育實力相當于美國的12%天基力量:中國僅為美國的5%。
美國的衛星數量超過400顆,占世界衛星總量的一半以上,軍用衛星超過100顆。
中國在軌衛星一共20顆,且中國官方一直聲稱都是民用衛星,最多也就是軍民兩用。
美國空軍38.26萬人,配備預警機52架,戰斗機2674架,戰略轟炸機174架,偵察機57架,運輸機846架,加油機607架,教練機1225架,直升機220架。另外,美國民用直升機在1萬架以上。
中國空軍22萬人,各型作戰飛機3000余架,直升機250架,600座地對空中程導彈發射裝置,2000門高炮。
按照質量乘以數量的原則,中國空軍的實力僅為美國空軍的20%美國海軍57萬人,配備潛艇95艘,航空母艦12艘,導彈巡洋艦30艘,導彈驅逐艦57艘,導彈護衛艦44艘,巡邏艦艇20艘,掃雷艦艇25艘,兩棲艦艇252艘,支援及雜物艦艇93艘,軍事運輸司令部轄船只123艘。
我國的軍事力量現狀
國防費用合理穩定增長,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2021年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接受媒體采訪回應,2021年中國國防費適度穩定增長比上年增長6.8%,2021年全國財政安排國防支出預算13795.44億元。
國防軍費是軍工產業發展的源頭,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國國防部的數據顯示,2007-2019年,我國軍費支出持續較快增長,2019年中國軍費預算支出為12122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5.08%,占GDP的比重為1.23%,表明中國軍工蓬勃發展的前景。
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消息,2020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為12680億元,較上年增長6.56%,增速較2019年有所下降;同時,軍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較上年略下降,為5.08%。國防建設需要長期穩定的投入,軍費預算與經濟增速同步回落使其更具備持續性,有利于國防現代化建設的穩步發展。
從全球防務支出的歷史數據來看,冷戰和美國反恐戰爭期間全球的防務開支經歷了兩次快速增長階段,自2011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以來,全球防務開支進入短暫的穩定階段。受經濟狀況改善以及熱點地區局勢動蕩的影響,美國、中東及東歐等地區軍費開支快速增長,帶動全球防務開支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周期。2019年美國的國防支出最多,為7163億美元,占當年美國GDP的3.1%。
2020年主要國家國防支出預算中,美國依然高居首位,為7380億美元,比排名第2位至第10位的各國國防預算總和還多;其次依次是中國、沙特、印度以及美國。2020年世界五強國家軍費總和為11082億美元。
基于我國發展國防力量的性質是重在戰略防御,中國國防宗旨秉承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范圍,因此我國的國防支出與美國相比差距較大。
軍工行業的發展受益于我國國防裝備的升級
增加的國防費用主要用于保障軍隊建設“十四五”規劃布局的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啟動實施;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加快推進軍事訓練轉型,構建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改進和完善訓練保障條件;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服務軍隊基層建設四個方面。
國防裝備的升級將促進我國飛機、航空發動機、航空材料、衛星等行業的技術和裝備的更新。
——軍用飛機市場規模在800億元左右
現階段,我國軍用飛機每年市場規模在800億元左右,民用航空工業市場僅200億左右,總計僅1000億元左右。隨著我國對軍工產業發展的日益重視、國防科技建設步伐加快、中俄兩國加強軍事合作等新催化劑影響下,我國軍工行業大受重視,軍用飛機將隨之受益。預計到2025年,我國航空制造業市場有望達到5300億元,其中軍用飛機3000億元,未來軍用飛機市場前景大。
根據FlightGlobal出具的《WorldAirForce2021》報告,我國2020年軍用飛機數量達3260架;戰斗機方面,我國戰斗機保有量為1571架,主要仍為二代和代戰斗機,二代戰機基本淘汰;軍用直升機方面,我國保有量為902架。
從2020年我國軍用飛機的市場結構來看,戰斗機占比將近一半,占比48.23%,其次是武裝直升機占比27.69%,特殊作戰機占比最少,占比3.53%。
——未來十年將是航空發動機發展新時期
目前,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已于2016年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把中航工業集團下屬的航空發動機企業相關企業單位從原有的飛機制造體系中分離出來,打破了一廠一所一型號的舊模式,有助于整合我國航空工業體系的優勢資源。
新成立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作為未來我國航空發動機研制生產的主體,將集中致力于發動機設計、制造、試驗、相關材料研制等方面,建立中國航空動力研制和生產的完整產業鏈,以提升我國航空發動機整體水平。
航空發動機專項方面,將重點聚焦渦扇、渦噴發動機領域,同時兼顧有一定市場需求的渦軸、渦槳和活塞發動機領域,主要研發大涵道比大型渦扇發動機、中小型渦扇/渦噴射發動機、中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等重點產品;燃氣輪機專項的主要目標為,2020年實現F級300MW燃機自主研制,2030年實現H級400MW燃機自主研制。
我國軍民用航空發動機仍然高度依賴進口,國產發動機的技術差距較大。從產品生產來看,我國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主要包括中航工業旗下的中航動力、中航動控、成發科技、西航、中航黎明等。
——航空復合材料應用廣泛
航空復合材料中的碳纖維復合材料以其獨特、卓越的理化性能,廣泛應用在火箭、導彈和高速飛行器等航空航天領域。例如采用碳纖維與塑料制成的復合材料制造的飛機、衛星、火箭等宇宙飛行器,不但推力大、噪音小,而且由于其質量較輕,所以動力消耗少,可節約大量燃料。
國際碳纖維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主要應用于五大板塊:商用飛機、軍用飛機、直升飛機、通用航空、其他宇航。從占比情況來看,航空航天領域一半以上的碳纖維需求都應用于商用飛機,占比達到69%,公務飛機占比達到10.5%,軍用飛機占比達到15%,直升機占比12%。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已經取得一定進展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20年1月17日發布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全年共完成34次航天發射任務,發射了81個航天器,發射次數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發射的載荷數量和質量上與美國仍有較大差距。
截至2019年年底,由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累計開展323次發射任務,成功將超過500個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航天器數量占中國發射總數量的93.1%,發射航天器質量占中國發射總質量的98.7%,是中國航天運載火箭的絕對主力。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規劃,2019-2024年,我國將發射約120顆衛星,其中包括通信衛星20顆左右、遙感衛星70顆左右、導航衛星30顆左右。
經過多年的啟蒙和培育階段,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已經取得一定進展,目前已初具規模。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2019年5月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占比為33.8%。
雖然受到多重客觀因素影響,核心產值增速明顯放緩,但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到2284億元,有力支撐了行業總體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信息化是未來軍工行業重點投入方向
從計算機行業的角度看,軍民深度融合將開啟軍工信息化建設新時代。預計未來軍費結構中武器裝備的占比,特別是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占比,將會持續提升,軍工信息化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將是我國國防軍工投入的重點。其中,網絡與信息安全、衛星導航系統、電磁仿真與信號處理、海洋信息化等細分領域將是投入重點。
隨著北斗導航裝備持續加速推進,我們預測未來3-5年,軍用北斗應用市場增長提速,未來市場規模或超百億元。民用領域,預計下游的運營服務產值貢獻將達到總產值的50%,位置服務市場空間約1300億元,道路應用市場空間約2300億元,行業應用市場空間約200億元。
中美一對一誰厲害
肯定中國贏。連美國的國防報告都承認中國的軍事動員機制非常先進,短期內就可動員1000萬軍人。不敢想象,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敢和中國軍隊在中國的國土上作戰。包括美國陸軍。美國軍隊真正厲害的是海軍和空軍。陸軍上,美國未必比中國強。真正能和中國陸軍媲美的恐怕只有俄羅斯陸軍。
中國34個省軍事實力
中國經過30年時間的發展,其軍事實力已經十分強大,而其中有些地區已經要超過一個國家的軍力總和了,中國有23個省,就有3個省份的軍事實力最強,我就和大家說說。
首先是遼寧省,作為中國最早的一個重工業地區,哈爾濱的軍事研究學院就是在那里成立的,在中蘇建交的時候,就有很多蘇聯專家在哈爾濱建立了軍事研究,就連中國的第一艘航母也是遼寧艦。
其次是四川省,在中國四川有很多兵工廠,這里就不多說了,而僅僅一個航天工業就足夠強大,中國的殲20和殲16戰機等都是從這里的航天研究出來的,你能說不強。
最后就是中國的陜西省,作為中國重要的軍事基地,中國的運20,空警500和空警2000都是在陜西省研究成功的,其軍事實力,也是非常厲害。
這三個省份每個地區都可以堪比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也是中國軍事實力最突出的地方,絕對可以說是一省敵一國。
軍事學的百科全書是什么
《武備志》。《武備志》是明代重要的軍事著作,明朝茅元儀輯,240卷,文200余萬字,圖738幅,是中國古代字數最多的一部綜合性兵書。被稱為“中國古代軍事學的百科全書”。
中國有幾個軍種?
1、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各軍兵種中歷史最久,歷次實戰中最為出色,同時也是搶險救災的中堅力量。2、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國人民海軍現役艦艇總噸位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今日的中國空軍已擁有第五代戰機和遠程轟炸機等先進裝備。
4、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即以前的二炮,大國威懾的核心力量。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由陸軍附屬兵種成為與陸、海、空三軍并列的獨立軍種。
5、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看徽標就知道了,負責一些高科技的玩意。軍事現代化必須要有的軍種。與火箭軍一樣,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
擴展資料:
1、每個軍種一般都包括若干個兵種和專業兵,設有領導指揮機關及院校、科研機構和后勤保障系統,有特定的服裝和標志,配備專用的武器裝備,有自己的編制、訓練、作戰特點和戰略戰術等。
2、軍種的產生和劃分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經濟實力的增強、武器裝備的發展以及軍事戰略、地理環境、軍隊規模、歷史傳統等多種因素。
3、最新軍改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 、戰略支援部隊 共五個軍種,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根本職能屬性沒有發生變化,不列入人民解放軍序列 。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兵種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軍種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15391696081